申遗十年看运河 保护与重生的生态长卷

导读 申遗十年看运河中国大运河,这条跨越2500多年岁月的宏伟水道,在华夏大地上与长城并肩,绘就出一幅壮观的“人”字图景。长城象征着民族的脊...

申遗十年看运河

中国大运河,这条跨越2500多年岁月的宏伟水道,在华夏大地上与长城并肩,绘就出一幅壮观的“人”字图景。长城象征着民族的脊梁,大运河则滋养着文化的血肉,两者共同见证了中华民族悠远的历史深度、广阔的交流广度与蓬勃的发展力度。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步入了其保护、传承与利用的新纪元。十年间,浙江省在大运河的守护与活化方面,展现了独特风采。浙江境内的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浙江段与浙东运河组成,绵延683公里,点缀着13处珍贵的遗产点。这不仅是一条流动的河流,更是承载厚重历史与文化底蕴的生命线。为确保大运河的水清岸绿,沿线地区,尤其是杭州市,进行了不懈努力。从早期的大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到后来的“五水共治”行动,杭州市构建了严密的河长体系,明确了管理职责,实现了流域水质的全面监测,使大运河杭州段蜕变为城市的绿色动脉。

2019年起,杭州、绍兴、宁波等地相继出台专项法规,为大运河的保护理念、范围和机制提供了法律支撑,标志着保护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例如,宁波市通过实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建立了多层次的巡查制度,促进了跨部门合作,为大运河的协同保护创造了条件。

绍兴市在强化河湖长制的同时,针对浙东运河实施了细致入微的治理策略,包括水域生态修复、违规行为排查与治理,以及智慧化监管系统的应用,有效提升了运河的生态质量和景观美感。上虞区更是投资千万,实施了一系列生态整治项目,结合公众参与,确保了运河环境的持续改善。此外,运河沿线的城市,如绍兴市,通过建设文化园区和保护历史遗迹,如浙东运河文化园,不仅美化了城市面貌,也促进了大运河文化的传播与复兴。柯桥区则依托大运河文化带,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多元化增长,展现了一幅古今交融、生机勃勃的运河画卷。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运河不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它正转变为推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源泉。无论是浙东引水工程的巨大效益,还是杭甬运河上的繁忙景象,都彰显了运河在新时代的活力与价值。绍兴、宁波等地通过激活运河经济,培育特色产业,如绍兴的黄酒文化、宁波的海丝文化,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为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总而言之,十年来,浙江省在大运河的保护、传承与利用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守护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让古老运河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的重要力量。

申遗十年看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