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左琳 马毅菲)经过近 10 小时的航程,董川(化名)终于在 10 月 2 日早上 5 点左右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他搭乘同一航班的还有另外 145 名从黎巴嫩撤离的中国公民和 5 名外籍家属。
据新华社报道,随着黎以冲突升级,为保护在黎中国公民人身财产安全,中国政府组织两批撤侨。第一批 69 名在黎巴嫩中国公民及 11 名外籍家属乘船前往塞浦路斯,第二批 146 名在黎巴嫩中国公民及 5 名外籍家属乘坐包机返回北京。由中方承建的援黎巴嫩国家高等音乐学院项目作为此次撤离临时集结点。据不完全统计,在黎中国公民超过 200 人,其中 150 余人为该项目人员。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目前,有撤离意愿的中国公民均已安全撤离黎巴嫩。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将继续坚守岗位开展工作。
工作人员在车顶放置中国国旗。受访者供图
据 @玉渊潭天消息,目前大部分经过中东地区的航线都选择避开冲突区域,但这趟中国国航 CCA061 航班,却在北京时间 10 月 1 日当天早晨前往黎巴嫩,途经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冒着可能遭遇炮火的危险,专程将董川等 151 人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接回中国。
董川到贝鲁特刚刚 2 个月,作为援建人员,平时大部分时间,他都待在项目工地。对他来说,这还是座陌生的城市,也相对安全,接到撤退通知之前,他也没有感受到什么紧张的氛围,只是觉得物价有变化。
" 这里之前物价就很高,一个吹风机要 100 多美元(约 700 多元人民币),一包面巾纸要三四美元(约 20 多元人民币),9 月末(这些物品)就更贵了。" 董川说。
贝鲁特时间 9 月 30 日上午 10 点 30 分左右,和往常一样,董川还在工作,突然接到了要撤离的通知,还不到一小时,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以下简称 " 大使馆 ")的大巴车就已经抵达了项目驻地。
撤侨的航班。受访者供图
董川告诉新京报记者,他是第二批撤离的人,在贝鲁特时间 10 月 1 日下午 3 点左右出发,上车的时候,两侧有当地的武装人员保护安全,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也全程跟随。车顶上贴着国旗," 跟电影《战狼》的场景差不多 "。
在贝鲁特国际机场,也有大使馆和中国国航的工作人员维持秩序。
" 他们非常体贴,我去洗手间的时候,工作人员全程为我指引方向,怕我走丢了回不去,特意等着我,这让我很感动。" 董川说,从贝鲁特到北京没有直飞的航班,但这次,他们则搭乘专机直达北京,8000 多公里畅通无阻。
" 中国人真的很幸运,我们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一路上,这是董川唯一的念头。他还打算回湖北老家,趁着国庆假期,再去看看父母。
编辑 杨海 校对 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