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路亡羊成语怎么解释】“歧路亡羊”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列子·说符》,原意是说在岔路很多的地方,羊走失了很难找回来。后来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事物复杂多变,容易使人迷失方向,也常用来形容人在人生道路上因选择不当而误入歧途。
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歧路亡羊 |
拼音 | qí lù wáng yáng |
出处 | 《列子·说符》 |
原意 | 在岔路多的地方,羊走失了难以找回 |
引申义 | 比喻事情复杂,容易让人迷失方向;也指人生道路选择不当,导致错误或失败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因选择错误而陷入困境或迷失方向 |
近义词 | 路途迷惘、误入歧途、迷失方向 |
反义词 | 明确方向、目标坚定、正道而行 |
成语故事简述
《列子·说符》中记载:杨朱(战国时期的哲学家)的邻居丢失了一只羊,于是他带着很多人去寻找。路上遇到了许多岔路,大家分头去找,结果还是没有找到。有人建议说:“羊已经跑远了,别再找了。”但杨朱却认为,如果每条路都派人去找,终究会找到。后来,有人发现那只羊被狼吃掉了。
这个故事说明,当事情变得复杂时,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和方法,就很容易迷失,甚至失去原本的目标。
应用场景
- 人生选择:比如年轻人在职业规划上犹豫不决,容易误入不适合自己的道路。
- 企业管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果方向不清,可能会陷入混乱。
- 学习与研究:面对众多信息和路径,若缺乏判断力,容易偏离正确轨道。
总结
“歧路亡羊”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对人生选择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环境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目标,避免因盲目跟随而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