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通有无是什么意思】“互通有无”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夫物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人亦然。故圣人取其所长,避其所短,以成其事。是以君子贵于通天下之志,而能为万物之主者也。故曰:‘互通有无,共济其难’。”意思是人们之间通过交换各自拥有的东西,弥补彼此的不足,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互通有无”常用来形容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源、信息、技术等的相互交流与补充。它强调的是合作、互补和共享的价值观。
“互通有无”是指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通过交换各自的资源、信息或技能,来满足自身需求、提升整体效益的一种行为方式。这种互动不仅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与信任。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互通有无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基本含义 | 不同个体之间通过交换资源、信息或技能,实现互补和共赢 |
使用场景 | 日常生活、商业合作、国际关系、团队协作等 |
引申意义 | 强调合作、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
近义词 | 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
反义词 | 自给自足、互不往来、闭关锁国 |
典型例子 | 国家间贸易、企业间技术合作、朋友间物品交换 |
通过“互通有无”,我们不仅能解决自身的问题,还能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与发展。这一理念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更需要我们具备开放的心态和合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