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期痴呆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为了有效应对这一严峻挑战,国家卫健委等 15 部门联合行动,提出了到 2030 年建立老年期痴呆预防、筛查、诊疗、康复、照护综合连续防控体系的目标。
老年期痴呆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等类型。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 1000 万老年期痴呆患者,且每年以新增约 30 万的速度增长。这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身心痛苦,也给社会医疗和照护资源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实现 2030 年的目标,各部门将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在预防方面,将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老年期痴呆的认识和预防意识。通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举办讲座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痴呆的危险因素,如不良生活方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等,并引导人们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等。
在筛查方面,将逐步完善筛查体系,提高筛查的准确性和普及度。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老年期痴呆的筛查工作,对高危人群进行重点关注和随访。同时,加强筛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筛查的效率和质量。
在诊疗方面,将加强医疗机构的能力建设,提高痴呆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加大对痴呆相关疾病的研究投入,推动诊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建立痴呆诊疗中心,整合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的诊疗服务。
在康复和照护方面,将加强康复机构和照护服务的建设,提高康复和照护的质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康复和照护服务,推动康复和照护服务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同时,加强对家庭照护者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照护能力和水平。
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的实施,到 2030 年,我国有望基本建立起老年期痴呆预防、筛查、诊疗、康复、照护综合连续防控体系,有效降低痴呆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负担。这将是我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健康中国建设方面的一项重要成果,为全球老年期痴呆防控工作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