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竟有20多种不同叫法 探秘民俗文化多样性

导读 端午竟有20多种不同叫法,端午佳节将至,定于6月10日庆祝的这个传统节日,拥有超过20个别称,除广为人知的“端午节”外,它还承载着诸多富...

端午竟有20多种不同叫法,端午佳节将至,定于6月10日庆祝的这个传统节日,拥有超过20个别称,除广为人知的“端午节”外,它还承载着诸多富有文化意蕴的名称。作为夏季唯一的重大民俗节日,端午节也是我国首个跻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的节日。

据民俗专家、天津社会科学院的王来华研究员介绍,“端午”之名源于古汉语中“端”字的延伸含义,意味着开始或初始,因此五月初五便称为“端午”,即“第五个月的初五”。而“午”与数字“五”谐音,加之五月在天干地支中属午月,故此节日又有“重五节”、“重午节”之称。另外,因午日被视为“阳辰”,端午节也被叫做“端阳节”,在文学作品如京剧《白蛇传》中就有所体现。所以端午竟有20多种不同叫法。

端午竟有20多种不同叫法 探秘民俗文化多样性

粽子作为端午节的重要食物,使这一节日获得了“粽子节”的昵称。粽子种类繁多,各地风味各异,几乎不可能在单一节日期间全部品尝。古代还有以粽叶长度竞胜的游戏,最长者获胜,故端午又有“解粽节”之说。此外,激烈的龙舟竞赛让端午节同样被称为“龙舟节”,并且自1980年起,龙舟赛被列为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年年举办“屈原杯”赛事以示纪念。

端午节与伟大诗人屈原紧密相连,被赋予“诗人节”的雅号。屈原在公元前278年国破投江,其高尚情操和不朽诗篇,尤其是《离骚》《天问》《九歌》等,被世代传颂。人们在端午缅怀屈原,强化了这一节日的文化底蕴。

古代端午还有“浴兰节”之称,源于当时人们用兰草沐浴的习俗。欧阳修的诗句描绘了这一场景,而明代则增添了“女儿节”的称呼,家家户户打扮少女,佩戴石榴花庆祝。除此之外,端午还有五月节、龙日、夏节、菖蒲节、艾节、娃娃节、天中节等多种别名,各自蕴含独特的历史故事和文化意义。

王来华指出,端午节的众多别称反映了该节日习俗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深入了解这些名称,对于传承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