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只能祝安康不能祝快乐系谣言
端午佳节,当你向亲朋致以节日问候时,选用的是“端午安康”还是“端午快乐”呢?近年来,一种观念似乎渐渐深入人心:端午节仅能祝福安康,不宜言快乐。这一观点甚至在某些社交媒体帖子和直播中被坚称源自“国学”,并成为一种不成文的规矩。但真相究竟如何?端午只能祝安康不能祝快乐系谣言。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它大约十年前起源于某篇网络文章,文章中所谓的“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指出,因屈原、伍子胥、曹娥等历史人物与端午节的悲情联系,故此日仅适合说“安康”。然而,这一论断缺乏依据。
首先,端午节的起源远早于屈原投江的故事。根据闻一多的研究,端午节最初源自吴越地区对龙图腾的崇拜与庆祝,与后来加入的纪念屈原等人的元素相比,其本是民间祭祀活动。因此,将端午限定为哀悼日并不准确。
其次,“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的身份可疑,至今未有任何可靠渠道证实其存在或其发表的上述言论。相反,包括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田兆元教授在内的多位学者已明确指出,端午节祝愿“快乐”并无不妥。
尽管如此,错误的观点仍在传播,并衍生出新理由,如端午标志着夏季始,需防病驱邪,故应祝“安康”。然而,历史文献并未限制端午只能祝安康,古代端午实则充满节日的欢乐气氛,从唐玄宗的宴乐诗到陆游描绘的节日景象,再到敦煌壁画展示的多样庆祝活动,均可看出古人端午的喜悦与欢聚。
综上,无论选择“安康”还是“快乐”作为端午的祝福,都是恰当的表达。这一小插曲也警示我们,在网络时代,面对各类“专家说”应保持审慎态度,尤其是在新技术下信息可能被自动加工生成,真伪难辨。对于那些看似权威实则未经验证的言论,更需提高辨别能力,以免受到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