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分少些追捧,对平凡多些鼓励

导读 海报新闻评论员 刘瑞琪近日,各地陆续公布高考分数,相关话题热度一直居高不下。"693 分考生还没查分就接到北大电话 "" 考分被屏蔽全家...

海报新闻评论员 刘瑞琪

近日,各地陆续公布高考分数,相关话题热度一直居高不下。"693 分考生还没查分就接到北大电话 "" 考分被屏蔽全家激动 "" 查分尖叫与家人相拥 " 等等新闻牵动着公众的情绪。多年寒窗苦读,取得高分固然值得庆祝和祝福,用镜头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喜悦,也无可厚非。然而部分自媒体为博眼球、博流量,反复聚焦和渲染高分考生的 " 查分名场面 ",营造出了一种 " 遍地是高分 " 的舆论环境。

高考作为一年一度的大考,向来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不可否认,高分考生确实自带热度,正因为新奇、少有,才会成为媒体上大家争相关注的话题。然而这些 " 高分热 " 的成功叙事助长了 " 成绩至上 " 的风潮,似乎只有高分才能被歌颂,成绩不高就 " 技不如人 "。这样的言论,给考分一般甚至不理想的考生与家长带来了不少社会压力和焦虑情绪。

" 唯分数论 " 对于教育观、人才观来说都太过片面,高考固然重要,但对于人的长远一生来说,也只是阶段性学习的检验结果,绝不是 " 一考定终生 " 的一锤子买卖。人生有多种可能性,分数并不是唯一解,对于普通考生来说,还有很大的旷野等待他们去探索和发掘。

与高分生相比,其实更多数人都是那个 " 普通小孩 "、考试、查分、接受、开始志愿的选择与报考,是每一个普通考生的缩影。似乎这样的平凡并不具有热搜价值,在网络世界扮演 " 沉默的大多数 ",但他们也是拼尽了全力,在考试中努力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想不留遗憾,为三年高中生涯画上一个句号。每一个努力奋斗的身影都值得被看见、被鼓励,这才是教育的包容与多元所在。

高考大戏落幕,人生序章才刚刚开始。" 平凡的大多数 " 作为最真实的社会缩影,个体背后的努力应该同样有意义。平常心看待高考成绩,少一些分数焦虑,给高分降降温,探索更加多元全面的教育发展观念,为每一位拼搏者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