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的高考省份、选择科目、高考成绩。”
“根据您的分数,为您找到91所可报考的大学……”
点开随意一个浏览器,选择“高考”板块,几乎都有一名AI志愿助手正等待为用户解疑答惑。只要输入高考成绩,就能自动推荐可报考的大学、专业,还能协助生成志愿表。
据百度官方发布的数据,仅6月25日一天,就有超过1000万用户使用了百度AI志愿助手,辅助填报志愿。
这些AI志愿助手真的有帮助吗?今年使用了AI志愿填报工具辅助报考的多名考生向极目新闻记者表示,AI提供的院校数据较为全面,可以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节约时间。但与此同时,他们也不会完全依赖AI,而是结合多方数据,再自己做出决策。
这也是专家所建议的——资深教育媒体人、升学规划专家娄雷对记者表示,对于人工智能的报考产品,一定要明确其定位是“数据收集员”“报考参谋”,而不能是决策者。考生及家长在报考最好还是自己研究数据,拿出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案,再靠AI产品去做验证。
AI志愿助手成考生报考辅助“新宠”
7月上旬,2024高考季进入志愿填报与录取阶段。今年以来,AI志愿填报辅助工具成为高考生及家长们的“新宠”。据百度官方发布的数据,仅6月25日一天,就有超过1000万用户使用了百度AI志愿助手,辅助填报志愿。
事实上,早在2015年,已有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的高考志愿填报APP落地。但从网帖数量、媒体报道、营销热度等方面观察,AI志愿填报辅助工具兴起,是近3年的事情。企查查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现存1462家高考志愿相关企业。2014年至2021年,我国高考志愿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增加,虽然教培行业遭遇强监管的影响,注册量在2022、2023年连续腰斩,但今年前五个月,国内已注册21家高考志愿相关企业,超2023年全年注册量的一半,目前来看,2024年全年注册量有望实现反弹。
目前,市场上走俏的AI志愿填报工具包括以下几类。一是互联网巨头在搜索引擎上推出的AI志愿助手,如夸克、百度、QQ浏览器、抖音均推出了AI志愿填报助手,只要搜索高考相关,就会在首页自动推荐AI服务。
二是各个数据、信息服务公司推出的AI高考志愿填报工具,形式多样,包括APP、微信小程序等,多为付费服务,价格从98元至980元不等。
三是官方推出的AI高考志愿填报平台。今年6月17日,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正式上线,面向高考生免费开放,基于招生、就业、调查、测评等大数据,提供志愿推荐、专业介绍、心理测评、就业去向及前景查询等服务。
此外,去年以来,广东、安徽、河北等省份也推出了高考志愿填报智能参考系统,为考生填报志愿提供帮助。以河北参考系统为例,系统内包括了院校信息、专业简介、百问百答、专业选择测试等模块。
那么,这些繁杂多样的AI志愿填报工具,使用起来到底靠谱吗,功能又有何不同?记者分别使用“夸克高考”AI工具、百度AI志愿助手、优志愿APP进行了测评。
从主页面看,这些AI工具都提供查大学、查专业、同分去向、一分一段、批次线、测概率等查询服务,还可以观看专家直播,听他们讲解高考志愿填报。
AI志愿助手问答(极目新闻记者截图)
记者输入模拟考生数据“广东-史政地-592分”,三种AI工具均为用户推荐了“可冲击”“较稳妥”“可保底”三类院校专业,数据依据2021-2023年的录取最低分、最低位次对比。
其中,夸克推荐的“冲”“稳”“保”院校数量分别为21所、11所、760所,百度推荐的分别为20所、40所、31所,优志愿APP推荐的分别为80所、27所、159所。同一类目下,三种AI工具所推荐的院校虽有部分重合,但对录取概率的推测各不相同。而从实际考量,优志愿推荐的大部分可“冲”院校如西安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录取概率仅有1%,参考性不强。
从AI辅助来看,夸克可自动为用户生成定制志愿表,而百度与优志愿需要充值VIP方可使用更多定制服务,收费分别有98元、360元、460元、980元等等级。
总体而言,AI志愿填报助手可以在短时间内为用户收集到一定范围内的可选院校,并提供该院校专业的详细信息。但其预测的录取概率是否可靠,因各个AI工具提供的概率不一,用户又无法得知其算法原理,则要打个问号。
考生:AI志愿填报工具性价比高
快、全,也是不少高考生选择AI工具来辅助填报志愿的重要因素。来自广东湛江的黄小岚经历过两次高考,她感到,今年高考后使用AI报志愿的潮流明显比去年火热。“有些学校还会推荐AI志愿报考工具给学生,但是要付费的。”她说,“有的同学可能觉得贵,或者已经购买了志愿参考书,就不会再买AI工具。”
黄小岚是从哔哩哔哩博主视频的软广中了解到AI志愿填报助手的,她选择使用夸克APP上的免费AI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
“看,只要输入分数,它就会自动整理好数据。”黄小岚通过录屏向记者展示她如何使用AI来填报志愿,“我会先看它给出的同分去向,做一个保底参考,看比我高分和低分的考生去向。因为我有自己的偏好专业,接下来会根据夸克给的数据,对院校类型做初筛。然后,再根据AI给的冲、稳、保院校,结合我的兴趣,加入志愿组,建立志愿表格。”
夸克高考使用界面(受访者提供)
对黄小岚来说,AI是很好的填报志愿帮手。“AI志愿填报给的数据又快又全,让人不用那么伤脑筋;而且点开喜欢的大学详情,还可以看到大学的校园风光和学习生活条件,对了解志愿院校很有帮助。”她感慨道,“以前找志愿要两本厚厚的书,还有到网上查,现在只要用一个软件就可以搞定。”
但黄小岚也不会完全依赖AI,对于学校专升本、改名、新专业、今年的扩招缩招等情况,她还是会到学校官网先查询核实后,再回到AI里整理志愿,“这样心里踏实一点。”她的担忧并非没道理,在社交平台也有网友留言称,使用AI工具报考志愿后全部滑档。
和黄小岚一样,吉林省吉林市的李平数也是从短视频平台了解到AI志愿填报工具。今年他考得一般,可能难以报考公办本科,但囿于家庭条件,他又希望尽量就读学费较平价的公办学校,因此报考择校就成为关键一环。
“现在的报考政策多样化、专业化、复杂化,对于我们这样对于报考机制不了解,资源也比较匮乏的家庭来说,填报志愿几乎相当于抓瞎。”李平数表示,即使在吉林这样的四线城市,找专门报考机构填报志愿,也需要4000元-9000元,普通家庭难以负担。相比之下,AI志愿填报工具成为性价比不错的选择。
李平数花329元购买了一个AI报考微信小程序,在他看来,小程序提供的信息很全面,可以帮他理清思路,节约一定的时间。但与此同时,他也不会完全信任购买的AI工具,会和其他AI工具交叉对比数据。
“购买之后感觉,其实AI提供的,也只是网络上的免费信息,只是把它们汇集在一起。但对我这样原本对报考一窍不通的人来说,是有很大帮助的。”李平数说,“我身边用AI来辅助报考的也有很多,但更多的是找专门机构帮忙的。”
7月2日,吉林省提前批和本科批次志愿填报结束。除了第一志愿院校外,其他志愿,李平数都参考了AI提供的数据筛选填报。如果都没被录取,他会继续在8月1日至2日报考专科批次。
专家:使用者应是决策主导
在资深教育媒体人、升学规划专家娄雷看来,近年来AI志愿填报工具的兴起,是正常且必然的趋势。“这两年是人工智能跟各个行业结合的高峰期,人工智能进入教育领域当中很正常,也是科技发展的趋势。”他说。
另一个趋势是,新高考改革如火如荼,改革落地的省份越来越多。新旧高考制度交接,必然会让一些家长感到束手无策,希望借助志愿填报相关的服务和产品来进行报考。
在此情况下,高考报考机构(以下简称“高报机构”)雨后春笋般涌现。家长担心自家孩子落于人后,但因高报机构报价往往高昂,可信度却堪忧,曾被曝光资质等问题,家长不愿意付出巨大的资金成本去进行风险尝试,因此转而去拥抱更大企业的数据化产品,也是正常之举。
娄雷认为,AI志愿填报工具肯定对志愿填报有一定帮助,甚至一些高考志愿规划师,也会利用AI工具辅助为高考生推荐方案,让报考更科学、有效。但他强调,对于人工智能的报考产品,一定要明确其定位是“数据收集员”“报考参谋”,而不能是决策者。
AI报考小程序使用界面(受访者提供)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此问题上有相似看法。他表示,AI在分析不同高校的信息,自有其作用。但在使用AI工具来获取信息时,采取的方式是用户提出一个恰当的提示词,然后AI输出内容。如果这个提示词提得不准确,或是不符合AI的信息处理的逻辑,那么就有可能获得一个不准确,甚至错误的信息。
而且填志愿真正关键的,是既要了解高校,也要了解自己。“在了解每个人自己这方面,AI是帮不了多少忙的。”
因此,储朝晖认为使用AI工具,正如同我们使用叉子、筷子一样,本身也有技巧。最关键的是,每个人在使用AI工具时候,一定不能够拜倒AI工具之下,完全依靠它,而是自己占主导,根据工具提供的信息来自己做出决策。
那么,高考生们可以如何利用AI更好地填报志愿?娄雷提出,首先,鉴于高考报考的政策性很强,考生要充分了解所在省份的招录规则,否则很难利用好人工智能产品。“要不你就会过度依赖它,要不你就会完全不信任它。”
第二,报考最好还是自己研究数据,拿出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案,再靠AI产品去做验证。“也就是我们自己依据所在省的规则、分数线,先给自己填报了一个方案。这个方案有可能会有盲区,我们可能会天然忽略掉一些细节,这时候就可以通过AI产品来‘做检查’,去优化方案。”娄雷表示,功课不怕做得早,考生和家长最好在高考前的一个寒假,通过孩子的模拟考成绩,提前布局,那么到填报阶段自然能胸有成竹,方向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