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十堰市张湾区黄龙镇迎来了一场雨后的宁静,历史文化爱好者余雪成在水畔漫步时,意外拾得了一枚边缘残缺的古老钱币。经专家鉴定,此钱币拥有大约1800年的历史,其背后的故事引人探究。
余雪成,35岁,成长并工作于黄龙古镇,对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邃的土地怀有深厚情感。平日里,他喜爱探索乡野之间,搜集如石器、陶片、瓦当等历史遗物,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挖掘、整理并传播古镇的文化价值。
故事发生在一个寻常的午后,余雪成漫步至黄龙镇东湾村,那里是堵河与犟河交汇之处,一片肥沃耕地的边缘吸引了他的目光。在不经意间,地面上一块闪烁着幽光的青色物体引起了他的好奇。起初误以为是普通的塑料碎片,走近细看才发现,那竟是一枚古代“五铢”铜币。
清理掉覆盖的泥土后,余雪成发现了钱币上的异常:这枚五铢铜币的边缘似乎被人刻意修剪过,边缘整齐,甚至导致“五铢”二字都不完整,这样的发现让他倍感新奇,因为在此之前,他从未遇到过类似的钱币形态。
关于这枚钱币的特殊之处,十堰市博物馆考古部的专家刘志军给出了答案。他解释说,这属于汉代的“剪轮五铢钱”,距今已约1800年,是那个时期经济紧缩背景下的产物。五铢钱因其长达739年的流通历史,成为中国货币史上的一个奇迹,其成功在于长期的稳定性。然而,到了汉代末期,由于经济压力,铸造钱币的铜料变得稀缺,人们便采取了将五铢钱外缘削薄再利用剩余铜料铸新钱的策略,从而产生了“剪轮五铢铜币”或“剪边五铢钱”。
这次偶然的发现,不仅为余雪成个人的收藏增添了独特的一笔,也再次揭示了古镇黄龙深厚的历史积淀,以及那段遥远时代经济状况的有趣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