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为啥有时30天有时40天 庚日变化是关键

导读 三伏天的持续时长并不固定,这与夏至之后首个“庚日”的具体出现日期紧密相关。通过计算可得,若夏至后5天内迎来第一个“庚日”,在夏至至...

三伏天的持续时长并不固定,这与夏至之后首个“庚日”的具体出现日期紧密相关。通过计算可得,若夏至后5天内迎来第一个“庚日”,在夏至至立秋的45天期间,只会包含4个“庚日”。这样一来,立秋之后首次遇到的“庚日”距离中伏开始后的第四个“庚日”,仅有10天间隔。反之,若首个“庚日”在夏至后不到5天便出现,同样的45天里将有5个“庚日”降临。这种情况下,立秋首现的“庚日”到中伏第四庚的间距拉大到了20天,民间将此现象称为“双中伏”。

换言之,当中伏维持10天,三伏天的总时长为30天;而当中伏延长至20天,加之初伏与末伏各10天,三伏天总计便是40天。这种时间长度的变化,根本在于夏至至立秋间“庚日”数量的差异——4个庚日对应中伏10天,5个庚日则导致中伏长达20天。

至于三伏天的界定方法,它位于小暑与处暑两节气之间,标志着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段。每年三伏,无论气温如何,总能感受到夏日的酷热。三伏具体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这段炎炎夏日的跨度或为30天,或为40天。其计算规则通常自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计为初伏首日,直至立秋后首个庚日,标志着末伏的开启。中伏时长因此可变,若中伏首日至立秋未满十日,则该年中伏延续20天;极为特殊的情况下,立秋当天恰逢庚日,直接步入末伏,例如2014年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