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娃娃》的问题并不在于三观 剧本硬伤拖累喜剧盛宴

导读 影院近期迎来了一股久违的热闹景象,电影未始,座无虚席,各年龄层的观众欢声笑语,仿佛共赴一场欢乐盛宴。这一盛况,得益于“沈马”组合的...

影院近期迎来了一股久违的热闹景象,电影未始,座无虚席,各年龄层的观众欢声笑语,仿佛共赴一场欢乐盛宴。这一盛况,得益于“沈马”组合的强大号召力。

影片《抓娃娃》引发了高度关注,但伴随热度而来的,是关于影片价值观的广泛讨论。观众对于富人假装贫穷的情节感到不适,以及片中推崇的教育理念——“接棒人计划”,被批评为对孩子天性的压制。影片的价值取向显得模糊不清,既像是讽刺主角夫妇的虚伪,又似乎在赞扬他们对孩子的关爱。特别是结局彩蛋中,主角马继业虽如愿考上体育大学,却又下意识捡拾塑料瓶的行为,让人难以判断教育方式的正误,似乎连创作者本身也未能给出明确答案,而依赖于主演的幽默来化解这一尴尬。

尽管“三观”问题受到质疑,但对于开心麻花团队而言,这并非新鲜事。正如他们的成名作《夏洛特烦恼》,尽管曾因类似争议遭受批评,却依然成为中国喜剧电影的标志性作品。从《羞羞的铁拳》到《独行月球》,开心麻花的作品往往更注重娱乐性而非深度思考,它们以通俗易懂的故事包装笑料,而非深入探讨社会议题。

影片《抓娃娃》的核心问题在于叙事不完整,缺乏合理收尾,未能完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闭环。与《夏洛特烦恼》相似的剧情转折设计——主角的觉醒,却没有后续深入的展开和反思,导致影片戛然而止,留下诸多未解之谜。

若影片能在结尾处深入挖掘角色间的情感纠葛,或是探讨教育与成长的真谛,可能会更圆满。例如,李老师与马继业之间从利用到产生真情的转变,或是马成钢对失败教育计划的反思,以及周遭人物如何面对真相后的自我审视,都是可以深入挖掘的内容。遗憾的是,为了追求笑点,影片填充了许多夸张却无关紧要的桥段,牺牲了故事的完整性。

与《夏洛特烦恼》的精炼叙事相比,《抓娃娃》在剧本打磨上的不足显而易见。开心麻花近年来的电影作品虽票房表现各异,但口碑下滑,问题根源在于剧本创作上的疏忽和不专注。

归根结底,《抓娃娃》虽然创意新颖,主演表现卖力,但一个基础薄弱的剧本,即便是拥有喜剧天赋的演员也难以挽救。影片再次证明,即便有明星阵容加持,一个逻辑严密、情感丰富的剧本才是影视作品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