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展乐头号粉丝
夜晚8点,标志着一天训练的终结,他站在体力透支的边缘,这熟悉的感觉反而让他心安,因为这意味着当天的训练达到了预期的高强度。随后的恢复按摩和充足睡眠,为第二天的循环做好准备。
目前,他正处于一个小周期训练的收尾阶段,经过三周半的高强度练习,即将迎来短暂的调整期,以应对近期因肩伤导致的游泳状态下滑。在访谈中,他以平和而轻微的声音展现出新一代的坦诚,渴望真实表达自我,这份直接和活力正是一个19岁少年面对世界的态度,正如他设计的出场手势“Z”,既代表自己的名字“展乐”的首字母,也寓意着“夺得冠军”,简单明了,充满活力。
他的生活异常忙碌,仿佛需要25小时的一天来应对,以至于无暇回顾过去,沉溺于已有的成就中。
亚运会上,潘展乐的豪言壮语迅速传开:“下一步,目标是打破世界纪录并赢得巴黎奥运会金牌。”“没有世界纪录就不算中国飞鱼。”少年英雄的意气风发鼓舞人心,然而,他也迅速意识到,这样的话语一旦出口,便成为了必须兑现的誓言,似乎每一下划水都背负上了额外的压力。
实际上,对于19岁的潘展乐而言,设定如此高的目标显得有些超前。通常情况下,100米自由泳运动员的巅峰期在23至24岁,而他却在这个年纪就展现出了惊人的速度,就连他自己也没预料到。他曾自嘲为“看台观战选手”,那是在2021年短池世锦赛时的自我定位,彼时他多在观众席。没想到,从此之后,他再也没有坐回过那个位置。
随着亚洲纪录的接连打破,外界的目光已经将他与巴黎奥运会紧密相连。他自己也设立了明确的目标:2024年7月31日的100米自由泳比赛,以及8月4日,男子4x100混合泳比赛日,那天恰逢他20岁生日,他认为这是中国游泳队夺金的最佳机会。
为了更好地准备国际舞台,他开始认真学习英语,每周两次的私人外教课程。这一想法源自福冈世锦赛,那时伴随着酷玩乐队的《Viva La Vida》,他克服压力,助力团队夺金。面对外国媒体的采访邀请,他开始思考:“如果将来需要我上台讲话,英语说得不好怎么办?”
尽管年纪轻轻,他已被队友昵称为“小潘”或玩笑式的“潘队”,粉丝也纷纷效仿。谈及非游泳圈的朋友如何称呼他时,他干脆地回答:“我没有那样的朋友,我的朋友都是游泳圈的,他们能和我聊的也只有游泳,因为我除了游泳,几乎一无所知。”
关于游泳的话题,他总是充满激情和见解,哪怕是些异想天开的问题也能滔滔不绝。他幻想如果臂展能增长10厘米,而现实是,即便他已拥有顶尖选手的身体条件,但在某些方面如臂展,仍感不足,这成为他不断努力的动力。
潘展乐的生活极度简化,一切围绕训练展开,时间、空间乃至个人感受都透露出苦行僧般的自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几乎全天候泡在水中,每天的生活规律到近乎刻板:早餐后游泳,午休后再游泳,晚餐后则是治疗和休息,所有非训练时间都是为第二天的训练做铺垫。
训练中的他,总是争分夺秒,即使教练给出短暂的休息指示,他也总是提前启动,这种紧迫感体现了他对时间的珍视和对胜利的渴望。
对于世界纪录46秒86,他并未提及,而是直接瞄准了46秒16这一理论上的极限。训练馆的墙壁上贴满了历届奥运冠军的成绩,以及100米自由泳各段最佳成绩,提醒着他每一毫秒的提升空间。他深知,哪怕是眨眼间的差异,也能成为胜负的关键。
为了提高,他反复观看自己的比赛录像,分析每一个细微动作,寻找改进之处。在水中的每一次练习,他都全神贯注,对任何可能的提升保持敏感。尽管日程单调重复,他却努力让每一天都充满新意,如同一部不断翻页的动画书。
为了全身心投入训练,他很少回家,家中的猫咪已渐渐与他疏远。除训练场外,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康复中心、食堂和宿舍度过。闭上眼,他脑海中浮现的是单调的白色天花板,但他并不掩饰对这种枯燥生活的厌倦,梦想着有一天能自然醒来,去公园赏花观草。
对于童年,他并不认为游泳训练剥夺了快乐,相反,那段无忧无虑、只为游泳而兴奋的日子至今仍令他怀念。如今,他更加明白,夺冠需要策略和深思熟虑,而非单纯的热爱和坚持。
挑战日益复杂,某夜,他梦见自己在巴黎失利,醒来后庆幸尚在准备阶段。他明白,既要全力以赴,也要学会释放压力,迎接即将到来的奥运挑战。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已近在咫尺,时间紧迫,不容迟缓。
此刻,潘展乐已身处自己追求的光芒之中,用行动证明着自己的决心和实力。潘展乐头号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