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阴云下的昔日中东“小巴黎”
黎以冲突的升级对黎巴嫩南部造成了直接影响,特别是依赖旅游业和农业的经济遭受重创。当地商业活动大幅缩减,许多店铺关门,海滩空无一人,无家可归的人数增多。自去年十月以来,该地区的餐馆业收入下降高达80%,经济活动几乎停滞。战事迫使大量居民撤离,超过91,000人流离失所,其中大部分来自南部的冲突热点区域。
在以色列方面,北部地区也有约10万居民因担心真主党的潜在攻击而离开家园,民众普遍感到不安全感。经济危机背景下,黎巴嫩的能源供应极度紧张,每天公共电力供应不超过两小时,加剧了民生问题。
黎巴嫩南部的农业部门受到严重打击,橄榄和水果收成受损,影响了数以万计农民的生计。边境村庄居民依靠烟草和橄榄种植生存,但冲突导致大量农作物无法收获,加剧了经济困难。橄榄油产业作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也为国家GDP贡献显著,但目前面临巨大挑战。
尽管如此,黎巴嫩人民展现出坚韧与适应力,南部的一些地区仍在努力维持旅游业,将其视为一种人道主义行动,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然而,战争的影响加深了南北地区间的社会经济差异,北部地区虽相对远离前线,但也承受着经济衰退的压力,尤其是农业生产和就业机会的减少。
黎巴嫩的经济危机自2019年开始,货币贬值、通货膨胀严重,政府功能部分瘫痪,加剧了公共服务的缺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虽提出援助计划,但前提条件难以满足,普通民众的生活质量持续下滑。在这一背景下,侨民的投资和汇款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撑,同时也促使经济进一步美元化,给当地中产阶级带来压力。
尽管形势严峻,黎巴嫩人仍保持乐观态度,期待国家能够恢复和平,重建经济,重振旅游业。在动荡之中,人们依然寻求心灵的慰藉,如圣夏贝尔修道院这样的圣地,成为了不同信仰人士共同祈愿和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