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晚睡成通病 专家支招
小李,一名15岁的少年,最近三个月遭遇了睡眠难题。夜幕降临时,他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束缚,直至凌晨才能勉强入睡。暑假期间,他更是手机不离手,状况愈演愈烈,这让家人深感忧虑,并决定带他前往驻马店市中医院求医。
在市中医院,睡眠医学科的梁艳主任接待了小李一家。通过详细询问,了解到小李平日里习惯于深夜一点至两点间入睡,次日早晨九点起床,且白天精神饱满,没有明显不适。梁艳主任诊断,小李的这种“晚睡晚起”模式属于医学上的“睡眠相位后移综合征”,是一种长期的睡眠失调状况。
梁艳指出,小李的情况与网络成瘾及过度依赖手机密切相关,门诊中类似病例不在少数,部分青少年还伴有抑郁和焦虑症状。她强调,这是一种慢性睡眠节律紊乱障碍,尤其在寒暑假期间,随着青少年对电子产品的过度沉迷,此类年轻患者的数量显著上升,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规律。
医院方面解释,昼夜节律后移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遗传基因变异。夜间长时间暴露在电子屏幕发出的光线下,会促使昼夜节律向后推移,而缺乏足够的晨间光照则加剧了这一现象。长期的昼夜节律后移不仅导致睡眠不足,还会引发日间嗜睡、精力衰退等问题,且这一问题往往始于青春期,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延续至成年,甚至与抑郁情绪及抗抑郁治疗效果不佳相关联。
应对昼夜节律后移,首要步骤是调整生活习惯,比如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控制白天睡眠时间,晚上睡前避免刺激性活动,并利用午间短暂小憩来缓解日间疲劳。多数轻微症状患者通过上述调整可逐步恢复正常作息。若自我调整无效,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考虑晚间定时服用褪黑素或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