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特别是在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如何妥善处理无人继承的遗产及伴随的债务问题显得尤为重要。2021年,《民法典》引入了遗产管理人制度,填补了法律空白,并在2024年通过修改民事诉讼法进一步细化了遗产管理的相关程序。这一制度旨在确保遗产得到妥善保管、债务得以清偿,保护继承人与债权人的权益。
实践中,若逝者未留遗嘱且无继承人,当地民政部门或村委会将扮演遗产管理人的角色,负责遗产的清理与分配。例如,金山石化七村一居民去世后,其遗产包括房产、财物及账户余额,由民政部门作为“兜底”主体介入,解决物业公司垫付费用的回收问题。然而,遗产清查与管理并非易事,尤其是涉及多地甚至跨境的财产,需跨部门协作与制度支持。
遗产管理人还需处理复杂的债务问题。例如,当继承人放弃继承,遗产中的债务如何清偿?法律框架下,民政部门需依据遗产范围清偿债务,避免“人去债消”,保护债权人的利益,确保公平正义。
制度虽已确立,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仍面临挑战,如遗产的全面清查、跨区域管理的协调、以及遗产管理成本的分担等。上海已采取措施,如将民政部门遗产管理人查询无人继承遗产事项纳入居民经济状况核对机制,但仍需更细致的政策与跨部门合作机制来克服实际操作中的障碍。
此外,对于遗产管理成本的承担问题,专家建议结合遗产价值、管理难度等因素,探索在遗产中优先支付或设立财政专项经费作为补充的解决方案。未来,上海市民政局计划完善制度,明确无人继承遗产收归国有的具体途径,确保遗产有效用于公益事业,使遗产管理人制度更加完善并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