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德国汽车零部件巨头采埃孚近日宣布,预计将在2028年底前,将其德国员工人数从目前的5.4万人削减1.1万至1.4万人。此外,采埃孚计划在德国进行必要的工厂整合,以应对市场需求的持续疲软。
此次调整的重点之一是采埃孚的电驱传动技术事业部。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成本压力增加以及电动汽车需求疲软,该事业部面临着严峻挑战。
采埃孚的裁员消息最初于今年1月公布,当时计划在2030年前分两批裁员1.2万人。如今,这一裁员规模被正式确定为1.1万至1.4万人,并计划在2028年底前完成,比原计划提前。
目前,采埃孚在全球拥有约16.87万名员工,其中德国员工约为5.4万人。公司在声明中表示,如果无法为个别基地找到长期前景,或无法永久提高竞争力,重组或关闭工厂也是一种选择。
采埃孚集团CEO霍尔格·克莱恩表示,尽管做出这一决定并不容易,但这是确保公司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一步。电动汽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采埃孚将加大对该领域的投资,并与其他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采埃孚此次调整的一个重点是其电驱传动技术事业部。该事业部于2021年1月成立,由原乘用车传动技术事业部和电驱动技术事业部合并而来。面对市场竞争激烈、电动汽车利润率低以及电动汽车需求疲软,采埃孚在电动动力总成生产线上的产能过剩问题凸显。
在德国,电动汽车市场表现不佳。上半年,德国乘用车市场虽然增长了5.4%,但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滑9%,市占率也从去年的近25%下降至18.6%。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转型,传统内燃机汽车市场急剧萎缩,对采埃孚等传统零部件供应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采埃孚的裁员计划并非个案,佛瑞亚集团、大陆集团、博世等公司也相继宣布了裁员计划。博世计划在2026年前裁员1200人,其中950人在德国本土。
咨询公司Falkensteg近日公布的数据表明,德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已出现“破产潮”。2024年上半年,约20家年营业额超过1000万欧元的德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申请破产,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0%。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中,上游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合资合作和技术引进,在“三电”领域已实现技术突破,并成功融入全球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体系。
从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来看,中国零部件企业的上榜数量逐年增加。2024年,中国企业上榜数量已升至15家,宁德时代排名第四,仅次于博世、采埃孚和麦格纳。
业内人士称,国内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业绩呈结构性增长。国泰君安证券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指出,电动转型加速,国内供应链有望乘势而起。
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采埃孚等传统巨头的战略调整和裁员计划,反映出行业在电动化转型中的阵痛。而中国零部件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崛起,也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汽车产业链格局将继续发生深刻变革。